司马家儿何等儿,家居令人撞坏之。 长啸羯奴一绳縻,校三十里嗟已迟。 新亭收涕仅自支,下者朽栋当积危。 君看黄发掩面时,此殆天意非人为。 一时埃𡏖埋精奇,褐衣怀珍去而违。 老樵携畚动岳祇,委体毡庐玉投泥。 向来扪虱气吐霓,元子眼膜无金篦。 纵狼山林血黔黎,惨澹万古关河悲。 先生异代论盛衰,使当若时未可知。 指挥王谢驱群鸡,狂童岂劳折箠笞。 中兴天子周宣齐,炳燿常武烝民诗。 囊封未报九地归,恨无伟烈光钟彝。 我思若人涕沾衣,太阿不如两钱锥。 鱼复阵石存遗基,故智犹为竖子窥。 斯文未泯神所持,复有英雄发嘘欷。
挽安岳李令
译文:
这首诗整体上是对安岳李令的挽诗,借古事来抒发对李令的感慨和惋惜,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西晋时期司马家的那些子弟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在家中骄奢淫逸,导致国家被弄得一团糟,就像家里被自己人撞得破败不堪一样。羯族首领石勒本应被牢牢束缚,可等朝廷意识到他的威胁去抓捕时,已经晚了三十里,只能徒然叹息。
东晋时,士人们在新亭只是擦擦眼泪勉强支撑局面,更差的人就像腐朽的栋梁面对大厦将倾却毫无办法。你看西晋灭亡,那些元老们掩面痛哭之时,这大概是天意而非人力所能挽回的啊。
那个时代,世间的贤才就像被尘埃掩盖的珍宝。李令这样怀才抱德之人,就像身着粗布麻衣怀揣珍宝却不得不离去。就如同老樵夫带着畚箕惊动了山岳之神,李令委身于胡人的毡帐之中,就像美玉投进了泥沼。
李令从前有着像王猛扪虱谈天下的豪迈气概,吐气如虹。可惜桓温有眼无珠,看不到他的才能,就像眼睛被蒙蔽却没有金篦来剔除眼膜。桓温放纵敌人,让百姓惨遭屠戮,那悲惨的景象让万古的山河都为之悲叹。
先生若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来谈论国家的盛衰,若处在那样的时势下,结果还真不好说。要是李令在世,他能像指挥王导、谢安这样的人物去驱赶群鸡一样轻松地应对局势,哪里还用得着费力去惩治那些狂妄之徒。
本应能辅佐中兴之主,就如同周宣王那样贤明的君主一样,让国家像《常武》《烝民》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辉煌。可李令的上书还未得到回应就已离世,遗憾他没能建立伟大的功业,让自己的名字刻在钟鼎彝器上流传后世。
我思念起李令,泪水沾湿了衣裳,就像锋利的太阿宝剑还不如价值两钱的锥子有用。就像诸葛亮在鱼复浦留下的八阵图石堆还存有遗迹,但他的智谋却被小人窥视。
文化和贤才不会泯灭,自有神灵庇佑,可想到李令这样的英雄离世,还是让人忍不住唏嘘感慨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