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神潭洪氏醉经堂

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 黄流鸣涧壑,余波或被路。 堆埼珠联属,石径齿龃龉。 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 徒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 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译文:

我长久客居他乡,急切地踏上归程,在风雨中匆忙赶路。山间的涧壑里,黄色的水流奔腾咆哮,那溢出的水波有时还漫上了道路。岸边堆积的沙石如同串联起来的珠子,石头铺成的小路崎岖不平,就像牙齿参差不齐。乘坐着竹轿,心里惴惴不安地艰难攀登,想要拄着拐杖前行,却又被深深的积水阻拦。 一路前行,忽然来到一处平坦的山岗,神潭的水浩浩渺渺地向东流去。同行的人先后聚集在一起,在傍晚时分停下脚步,升起了烟火休息。 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客人进入屋内,只见那宽敞的房间里聚集着上千卷书籍。书房有着“醉经堂”这么美好的名字,墙壁上还挂着大幅的卷轴,上面写着崭新的诗句。 我从前也和那些好酒之人一样,多次品尝过酒的糟粕。人们都说酒的滋味淡薄,只怕是他们的舌根没有品鉴的能力。您只要能领悟酒中蕴含的“圣贤”之道,自然会知晓其中的美妙之处。
关于作者
宋代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