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赠周子寿二首 其一

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 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 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 哀弦有余音,为君聊洗耳。

译文:

战国时毛遂在赵国的朝堂上,起初就像放在口袋里的锥子还没露出锋芒,不被人重视。王昭君远嫁匈奴后,那个故意丑化她的画工很快就被处死了。选拔人才不能只看重虚名,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往往并非真正有才能的贤士。我这哀伤的琴弦还余留着袅袅之音,就为您稍稍拂去耳中的尘杂,让您静心听听我的这番话吧。
关于作者
宋代刘应时

刘应时,字良佐,号颐庵,慈谿(今属浙江)人。隠居不仕,刻意为诗,同时人范成大深赏之,陆游、杨万里皆为其诗集作序。有《颐庵居士集》二卷。清雍正《宁波府志》卷二八有传。 刘应时诗,以明嘉靖四年(一五二五)刘世龙刻本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清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之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