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怒洑生万涡,惊流非一状。 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 常苦事隄防,何曾息波浪。 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 洪梁画鹢连,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 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

译文:

黄河之水从积石山开始,这便是它的源头,水流浩浩荡荡地从昆仑山和阆风山倾泻而下。 龙门地势险要,黄河水奔腾至此,仿佛被它一口吞没,最终黄河奔腾入海,大海以其广阔的胸怀容纳了它。 黄河中湍急的漩涡涌起,形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涡,惊涛骇浪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黄河水的深浅难以准确测量,水流冲击时,无论何时都显得气势磅礴。 人们常常为了防范黄河水患而苦恼,可黄河的波浪却从未停止过翻滚。 河面上的水汽弥漫开来,让远处的山峦都变得模糊不清,秋天河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了一道道水痕。 夜晚,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筏和泡沫闪烁着微光,清晨,船夫们唱起了起航的歌谣。 河上的桥梁如彩色画舫相连,古老的营垒正对着苍崖。 水中沐浴的鸟儿似乎并不在意河水的清澈,只有那夕阳空自挂在天边,让人凝望。 谁又能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骑着马在黄河的坚冰上驰骋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