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

遥知夜相过,对语冷无火。 险辞鬭尖奇,冻地抽笋笴。 唫成欲寄谁,谈极唯思我。 学术穷后先,文字少许可。 敢将蠡测海,有似脂出輠。 必饿尝见忧,此病各又果。 弊驾当还都,重门不须鏁。 到时春怡怡,万柳枝娜娜。 定应人折赠,只恐絮已堕。 行橐且不贫,明珠藏百颗。

译文:

我在远方就知道你们在冬夜互相探访,相对交谈,屋里寒冷得连火都没有。 你们用惊险奇崛的言辞相互较量,就像在冻硬的土地里抽出笋芽一般艰难又新奇。 诗写成了想要寄给谁呢,谈得尽兴时想必就会想起我。 你们在学术上探究先后源流,对文章从不轻易认可。 我怎敢用瓢来测量大海呢,这就好似油脂从车輠中渗出一样微不足道。 你们曾担忧我必定会穷困挨饿,如今这样的困境果然在我们各自身上应验了。 等你破旧的马车返回都城时,重重的家门都不用上锁。 到那时春天和暖宜人,千万条柳枝轻柔摇曳。 人们一定会折柳相赠,只恐怕柳絮已经飘落了。 你出行的行李不会显得寒酸,里面藏着如同百颗明珠般珍贵的诗文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