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 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 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 半崕风飒然,惊鸟争堕叶。 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 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 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 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 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 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 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 自是甘努力,于今无所慑。 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 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译文:

我从前在桐乡任职为官,多次前往那荒僻的山区。山路十分险峻,我总是落在后面,心里一直很害怕,胆战心惊的。 向下望去,云朵层层涌动,前面的溪流看起来也难以徒步涉过。半山腰突然刮起一阵风,受惊的鸟儿飞起,震落了许多树叶。 那些长长的藤蔓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红色的果实从豆荚里裂开露了出来。树林顶端有野鼠在跳跃,它们攀援拉扯的动作是多么敏捷啊。 马在行走时似乎闻到了老虎的气息,它竖起耳朵,呼吸都急促起来。没办法,我只好到山里的人家借宿,当时吓得汗水湿透了衣服。 回到家中,我抚摸着童仆,把之前的经历讲给妻妾们听。我的妻子曾说过:“年轻时就该经历艰难辛苦去成就一番事业。”怎么能整天只想着看着妻子的笑脸,贪图安逸呢? 从那以后,我便心甘情愿地努力奋斗,到如今也没什么能让我害怕的了。 如今我年纪大了,为官倒也清闲,可妻子却离世了,我常常泪流满面。把这些经历写下来也只是自己知道罢了,此时城楼上已经响起了三更的鼓声。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