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叔道傍竹

野田有修竹,丛踈饱于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

译文:

在那空旷的田野里长着一片修长的竹子,它们一丛丛、稀稀疏疏的,饱经了寒霜的洗礼。 竹林的上方和下方都很少见到那些美丽的鸟儿栖息,竹林的左右两边还杂乱地生长着枯萎的桑树。 难道这里没有过往的行人吗?其实路过的人都讨厌这周围杂乱荒芜的景象。 可忽然间,大家看到了这片翠绿的竹子,都忍不住在它旁边徘徊流连,难以忘怀。 等到乘坐车马的人们匆匆离去,再回头张望时,那片竹林已经被山冈阻隔在了视线之外。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