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 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 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 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 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 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 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 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
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
译文:
我写诗算不上是大手笔,喝酒也是酒量浅的人。
能在名胜之地游历,全是因为自己用心钻研得辛苦。
赵昌甫是久负才学的人,他品行端正如山一般挺立,谁敢轻慢他呢?
他隐居在祝融祠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悠然地卧于烟雨之中。
他高声吟诵自己创作的三千篇诗作,每一个字都超凡脱俗、不沾尘世的污浊。
朱先这人很少对人称赞认可,可书信里却常常说起赵昌甫。
虽说赵昌甫忍受着饥饿而身形消瘦,但从得失来看,得到的和失去的也能相互弥补。
可叹啊,赵昌甫你和徐斯远,在文坛里真是如两只猛虎一般厉害。
而我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日益衰弱,只能想象你们的风采,那感觉就像一缕若有若无的气息。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