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其二

自将吴津骑,谁婴泰一锋。 旄头连夜落,京观隔江封。 舞武三成备,书文九译重。 修攘遗策在,嗣圣续车攻。

译文:

这首诗是较为庄重、典雅且带有一定政治文化寓意的挽歌,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太上皇(宋高宗)亲自率领着像吴地水师那样的精锐军队(展现出他的军事领导才能),可谁又能抵御得了他如泰一神那般的锋芒呢(意指其威严和强大无人能敌)。象征着战争灾祸的旄头星接连着在夜里陨落(寓意着战事平息、天下太平),在长江对岸筑起了京观(京观是古代战争中把敌军尸体堆积起来的高冢,这里表示战争胜利)。文德与武功的成就都已完备,文化典籍和政令经过多次翻译传播到远方(体现了文化影响力的广泛)。太上皇生前制定的修明内政、抵御外侮的策略还留存着,继位的圣君会继续像周宣王出征那样有所作为(《车攻》是《诗经》中记载周宣王打猎出征的诗篇,这里借指新君会继承遗志)。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古代挽歌中存在较多用典和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象,这种翻译只能尽量传达大致意思,原诗的韵味和深层内涵可能难以完全精准呈现。
关于作者
宋代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