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次寿州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疎疎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费嘲纸。

译文:

过去的人在重阳节手持菊花,遥望着那青青的酒器,悠然自得;而如今的我虽持着美酒,却难寻菊花的踪影。 我赶忙让人在屋里准备好新鲜的红鳞鱼做成的脍,也没心思去驱赶那在墙头聒噪的白项乌鸦。 寿春的城墙高大巍峨,静静地枕靠着淮水。岸边稀疏的绿蒲在风中摇曳,傍晚时分,江面上点点帆船正扬帆起航。 我登上高处,可不会像孟参军那样在登高时帽子被山风吹落,平白浪费他人嘲笑我的纸张。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