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郎中知郑州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鴈鹜新来仆射陂。 餽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译文:

### 整体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送别余郎中去郑州任职而作,诗中描绘了郑州的地理位置、景象,提及当地历史,表达了对友人到任后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期许与想象。 ### 逐句翻译 1.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 郑州在西边,距离京城的城门仅仅只有一百里路程。城头上还积压着残雪,那洁白的雪光映照在军中的牙旗之上。 2. “风烟古是诸侯国,鴈鹜新来仆射陂” - 这片地方的风景和历史气息中,处处透露着它曾经是古代诸侯国的痕迹。而如今,一群群大雁和野鸭刚刚来到仆射陂这个地方栖息。 3. “餽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 你到任之后,在安排饮食方面暂且依照当地以往的惯例去准备就好。在制定和执行法令制度时,也不要改变前人好的做法。 4.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 你回到那弥漫着香气的住所,盖着青绫被子好好休息。只要不耽误日常的衙门公务,就尽情地睡个好觉吧。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