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覩,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伙,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疎。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译文:

君谟(蔡襄)擅长书法,也非常懂得鉴别书法,宣献公(宋绶)家所收藏的书画,那可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宣献公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继承家业,用漆匣将书画按甲乙等顺序分类收藏,装满了整个橱柜。在这里,钟繇、王羲之的真迹还能够亲眼看到,欧阳询、褚遂良的遗墨也并非后人的临摹之作。 从开元到大历年间,有名的书画家众多,他们的手迹留存下来的有很多。这些书法作品,行草楷正各种字体大小不一,笔画有的刚劲有力,有的婉转柔美,各自蕴含的精神风貌也大不相同。 坐在一旁的江邻几向来近视,却最能辨别出其中细微精妙之处,不时惊讶地发出感叹。 不一会儿,蔡君谟有了创作灵感,他找来砚台、铺开纸张,片刻间就开始挥毫。他一笔挥就一幅作品,那速度又快又雄健,就如同骏马在檀溪一跃而过一般矫健。 看完书法作品后,我们又开始观赏画作,有好几轴描绘江南地区种稻场景的画。画面中,稻苗嫩绿整齐,水面波光粼粼,一群白鹭展开矫健的翅膀在空中飞翔,田间有人扛着锄头劳作。 田埂高低起伏,石笼排列紧密,竹子和树木相互倚靠,荆条编成的篱笆稀稀疏疏。大水车矗立着,轮子转动,水流湍急,小牛犊好奇地张望,被小孩子驱赶着。 这些画作让人频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况且此时正值春天,也到了蚕桑初起的时节。 还有虎头将军(顾恺之)所画的《列女图》,画中有二十多个女子拖着长长的裙摆。其中画的许穆夫人尤其美丽动人,看着这幅画,我不禁吟诵起《载驰》这首诗,心中很受启发。 而我既没有书法天赋,也没有自己的田产。即便看到了如此美好的书画和美人,可自己却已年老消瘦。 抬头看看周围,事事都不能让我称心如意,倒不如把您的酒壶里的酒都喝光。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