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少卿知襄州

荆州太守随车雨,昨夜云从岘首生。 候吏莫辞弓箙重,春泥初著马蹄轻。 朝穿锦石江滩润,暮入烟堤竹屋鸣。 却叹当年杜元凯,沉碑空爱异时名。

译文:

荆州的太守您就如同那能带来甘霖的使者,昨夜云朵已从岘首山那边升腾起来,预示着您到任襄州后也会像带来及时雨一样,给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迎接您的官吏们可别嫌背着的弓和箭袋沉重呀,春日里新下的泥土刚刚附着在马蹄上,马儿行走起来轻快得很呢。 您早上穿越那铺满彩色石头的江滩,江滩还带着湿润的水汽;傍晚进入烟雾笼罩的江堤,能听到风吹过竹屋发出的声响。 这时候我却不禁感叹当年的杜元凯(杜预),他把碑沉到水底,白白地喜爱着后世的名声。 梅尧臣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马少卿赴襄州上任途中的美好景象,既表达了对他到任后能造福百姓的期许,又借杜预沉碑的典故,传达出一种对追求身后虚名的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