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

拍岸千寻水,陪京第一州。 艳光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细浪差差蹙,深湾曲曲幽。 跳鳞无限乐,春蔓不胜柔。 晚下蛙为吹,闲来叶作舟。 乱禽喧后坞,急雨过西畴。 负笱渔郎去,将雏燕子秋。 跨桥寻岛入,疏窦出城流。 密树能藏马,晴沙自立鸥。 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

译文:

许州西湖的水波涛拍打着岸边,足有千寻之深,许州可是陪都旁边首屈一指的好地方。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艳丽的湖光随着落日的变化而变幻;明月升起,仿佛有意与人相伴停留。 湖面上细小的波浪层层叠叠,一波挨着一波;深深的湖湾曲曲折折,幽静至极。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那是无尽的快乐;春天的藤蔓柔弱得仿佛不堪承受自身的重量。 傍晚时分,青蛙在湖边欢快地鸣叫,好似在吹奏乐曲;闲暇时,人们可以把树叶当作小船在湖中游玩。 湖后的山坞里,一群群鸟儿叽叽喳喳,喧闹不已;急促的雨点洒落在西边的田地上。 背着竹篓的渔郎满载而归,离开了湖边;秋天到了,燕子带着幼鸟准备南飞。 可以跨过小桥,深入湖中岛屿去探寻美景;湖水从城墙上的排水口缓缓流出城外。 湖边茂密的树林十分幽深,甚至能藏下马匹;晴朗的沙滩上,一只只海鸥独自站立。 为何我对西湖的景致了解得如此详尽呢?那是因为平日里我一直跟随您在此游玩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