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隄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 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译文:

在十三日这天,雪后的傍晚我路过天汉桥,沿着堤岸前行。堤岸上还残留着没有化尽的积雪,桥边是热闹繁华、宾客盈门的酒楼。 我骑着马,原本那衰颓的意绪在这一番行走中消散殆尽。我靠在酒楼的栏杆上,被那美妙动人的艳歌吸引而停下了脚步。 此时,天空中的月亮宛如打开的金色镜子,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河面上的冰层就像一条卧着的白色巨龙,形态壮观。 回忆起当年在洛阳时,我常常沉醉于美酒之中,而这时候,我格外想念那位爱酒如命的董糟丘。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