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咏怀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 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 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辀。 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 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 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 人生自有分,岂媿曝衣楼。

译文:

织女实在是没有羞耻之心,每年都要嫁给牵牛星。牵牛星苦苦地娶到了妻子,可这妻子却留不住。他们只能在一夜的微光里相聚,那闪烁的光芒,就像秋夜的银河般璀璨。 人们轻易地传颂着织女带来的人间巧艺,却不知这种传颂何时才会停止。为他们搭桥的喜鹊,因为搭桥操劳,头顶的毛都掉光了,它们截断云朵当作车辕来驾车。老鸦却没好好思量,拼死也要一同去造船帮忙。 那明月还没到天亮就隐去了,这一夜的月亮弯如钩子。上天的旨意和世间的常理,到底该如何去揣测和追求呢? 我曾听说阮家的孩子,把短裤挂在竹竿头上晾晒。人生本就有各自的命运和本分,又何必去羡慕那些在曝衣楼炫耀衣物的人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