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孙侔鴈荡二首 其二

鴈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译文:

雁荡山高耸入云,道路根本无法通行。秋天,那些嘴里衔着芦苇的大雁,扇动着翅膀飞入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 站在山头,只见水面辽阔,连大雁的影子都看不到;而在山岩下的沙滩上,当沙面平整的时候,还能偶尔看到大雁留下的踪迹。 那高耸千仞、直插云天的山峰,时而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收敛光芒又闪烁不定;这壮丽的景色,就算有无数技艺高超的工匠挥笔描绘,也难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它的浓淡相宜之美。 我啊,连那葛布头巾和涂蜡的木屐都还没来得及穿上前往游览,只能徒然地羡慕那重重叠叠、青葱苍翠的山峦美景。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