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二

忠显肩双庙,屏山箓二程。 岭寒松节苦,坛暖杏花明。 君也孤传业,天乎独短生。 子孙无一物,故纸付渠耕。

译文:

在这诗里,第一句“忠显肩双庙”说的是,刘平甫的忠诚和贤能可以与两座庙宇所祭祀的忠贤之士相媲美,他的品德和功绩值得被敬仰,就如同那些被供奉在庙中的先贤一样,在世间留下了光辉的形象。 “屏山箓二程”意思是,屏山那里传承着二程(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刘平甫在这理学传承的道路上也有自己的作为,他继承和发扬着二程的学问。 “岭寒松节苦”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寒冷的山岭上,松树生长得十分艰难,经历着严寒的考验,但它依然保持着坚韧的气节,就如同刘平甫在人生中经历诸多困苦,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品德。 “坛暖杏花明”则展现出温暖的场景,祭祀的坛场周围杏花盛开,明艳动人,寓意着学术氛围的活跃和美好,象征着刘平甫在学术交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和成果。 “君也孤传业”是说,刘平甫独自一人肩负着传承学业、学问的重任,他在这条道路上孤独前行,努力地将知识和文化传承下去。 “天乎独短生”表达出一种惋惜和无奈,诗人感慨上天对刘平甫太不公平了,让他这么早就离世,这么有才华和志向的人生命却如此短暂。 “子孙无一物,故纸付渠耕”是讲,刘平甫离世后,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只留下了那些旧的书籍、文稿等。诗人希望他的子孙能在这些故纸堆中耕耘,继续传承先辈的学问和精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杨万里为刘平甫写的挽诗,高度赞扬了刘平甫的品德、学术贡献,同时为他的早逝感到惋惜,也寄望他的子孙能继承他的学问。
关于作者
宋代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