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

有虞有宋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 绿针刺水农事起,重华愁早从此始。 黄云登场万宝秋,重华对天失却愁。 二十八年临玉座,太半光阴愁里过。 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 倡为社仓首建溪,旴江吴札承君师。 伯霜仲雪发尔私,支奇虐魃手莫施。 活几侲子几冻黎,诏子文孙孙又子。 个是重华圣人意,无论十世百千世。

译文:

这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古的虞舜和本朝的宋孝宗,就如同日月般双重光华闪耀。这两位圣君心怀同样的理念,将天下百姓视作一个大家庭。 春天到了,嫩绿的秧苗如针般插在水中,农事活动就此展开。虞舜和孝宗这样心系百姓的圣君,从这时就开始担忧起农事是否顺利、百姓能否有好收成。 到了秋天,金黄的麦浪如云朵般铺满田野,各种庄稼都迎来了丰收。圣君们对着上天,心中的忧愁才得以消散。 孝宗皇帝在位二十八年,坐在皇位之上,大半的光阴都是在为百姓的生活而忧愁中度过的。 皇帝面容上的忧喜,丞相最能知晓。负责常平仓事务的使者便会向皇帝陈述有利于百姓的策略。 有人倡导建立社仓,最早是在建溪地区开始实行。在旴江有吴氏兄弟,他们继承了圣君和贤师的理念。 兄长和弟弟如同霜雪般高洁,拿出自己的财物来帮助他人。有了社仓的储备,那些如怪兽般肆虐的旱灾、荒年便难以再肆意残害百姓。 社仓救济了许多年幼的孩子和在饥寒中挣扎的百姓。皇帝下诏表彰他们,他们的功绩将被子孙后代所传承,子子孙孙绵延不绝。 这正是虞舜和孝宗这样圣人的心意啊,这样的善举,不管是经历十世还是百千世,都应该被传承和弘扬。
关于作者
宋代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