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吾闻荆溪南,有地僊所宅。 十年劳梦想,今日著脚历。 扁舟下湖㳇,水涨没砂碛。 结缆小桥傍,杖藜从所适。 平冈面坡陁,叠嶂堆襞积。 行行三两里,夹道乔木植。 其末几合抱,其高乃千尺。 风生万壑响,日照四山赤。 时摇树林抄,忽见屋宇脊。 宫门何峥嵘,南路颇修直。 长廊景曀曀,崩殿人寂寂。 寥落昔贤题,摩挲壁间墨。 扪萝上层岭,俯瞰得深窟。 危梯交枝撑,鸟道穿诘屈。 投身乍宽纵,跼步仍逼窄。 攀援愁颠跻,傲睨惊险僻。 悬崖朵颏颔,乱石拱剑戟。 白云何时横,乳溢或自滴。 中空正澒洞,了不见天隙。 冥行迷近远,伛偻犹擿埴。 巉岩岂人工,隠轸入地脉。 穷幽或篝火,俯跪仅容席。 仙坛尚故处,丹灶俨遗迹。 山虫鸣咿嚘,野鼠声啧唶。 传闻老父语,以往深莫测。 中有白玉堂,横绝巨石塞。 傍连洞庭野,欲去不可极。 潜窥目先旋,纵走膝无力。 邅回步西径,突兀出峭壁。 枞风高枝樛,藤蔓青阴羃。 芳草何芊绵,丹花亦狼籍。 踌躇古亭上,𫖯仰幽涧碧。 丁当下流水,磊磈欲落石。 虽云培𪣻高,气与嵩华敌。 其南有空穴,澹瀩殷幽黑。 阴风互吞吐,冷气森喷逼。 蛟龙久伏藏,金玉閟简册。 灵踪信茫昧,幻怪纷惨戚。 将无神物守,欲与世壤隔。 平生丘壑念,蚤岁泉石癖。 岂不思三山,所恨无六翮。 乐哉兹辰游,逸兴潜有激。 仙翁在何许,绿发尚如昔。 髣髴笙箫声,徘徊鸾鹤翼。 俗缘磨不尽,梦境坐形役。 何阶筑衡茅,幽讨穷日夕。 风云西北起,天地忽改色。 仓皇促归斾,造物岂戏剧。 良游易乖悟,真赏难再得。 寄语山中人,重来傥相识。

译文:

我听闻荆溪的南边,有个地方是仙人居住的宅所。十年来我一直心心念念,今日终于踏上这片土地。 我乘一叶扁舟来到湖㳇,湖水上涨淹没了沙滩。把船缆系在小桥旁,我拄着藜杖随意漫步。 平坦的山冈面对着起伏的山坡,重重叠叠的山峦好似堆积起来的衣褶。我向前走了两三里路,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树木。这些树的树干粗得几乎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高度足有千尺。山风在万道山谷中呼啸作响,阳光把四周的山峦照得一片赤红。树枝偶尔摇动,我忽然看到了屋宇的屋脊。 道观的宫门多么雄伟壮观,南边的道路十分修长笔直。长长的走廊里景色昏暗,崩塌的殿宇中寂静无人。往昔贤人的题字稀稀落落,我摩挲着墙壁上的墨迹。 我抓着藤萝爬上了山岭,向下俯瞰发现了一个幽深的洞穴。危险的梯子像树枝一样交叉支撑着,狭窄的小路曲折难行。刚进入洞穴时感觉空间还算宽敞,可没走几步又变得十分狭窄。攀爬的时候担心会摔倒,俯瞰那些惊险偏僻之处不免心生畏惧。 悬崖如同巨人张开的下巴,乱石像排列整齐的剑戟。不知何时白云横在洞中,石乳不时地滴下来。洞穴中间空旷深邃,完全看不到天空。在黑暗中行走分不清远近,只能像盲人一样摸索着前进。 这险峻的岩石绝不是人工所能造就的,它隐隐地与地脉相连。要探寻幽深之处就得点起火把,俯身跪着也仅仅能容下一席之地。仙人的祭坛还在原来的地方,炼丹的炉灶也还保留着遗迹。 山中的虫子发出咿嚘的叫声,野鼠叽叽喳喳地响。听当地老人说,这洞穴往深处去神秘莫测。里面有白玉堂,被巨石横挡着。它还与洞庭的原野相连,想要深入却无法走到尽头。偷偷窥视一眼就头晕目眩,即便想跑也双腿发软没有力气。 我转身沿着西边的小径走去,一座突兀的峭壁出现在眼前。山风在高处吹得树枝弯曲,藤蔓垂下形成一片绿荫。芳草长得多么茂盛,红色的花朵也零乱地散落着。 我在古亭上徘徊,俯瞰着幽深碧绿的山涧。溪水叮咚流淌,巨大的石块摇摇欲坠。虽然这里的山峰看似不算高大,但气势却能与嵩山、华山相匹敌。 山的南边有个空洞,幽深昏暗。阴风在洞中来回吞吐,冷气阴森逼人。蛟龙长久地潜藏在这里,金玉宝册也被封闭其中。灵验的踪迹确实模糊难寻,奇异怪诞的景象让人感到凄惨悲凉。莫不是有神灵守护,想把这里与尘世隔绝开来。 我平生就喜爱山水,早年就对泉石有浓厚的癖好。难道我不想去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吗?只可惜我没有翅膀无法前往。 今日的游玩真是快乐啊,我的逸兴不知不觉就被激发出来。那仙翁在哪里呢?他的头发应该还像往昔一样乌黑吧。我仿佛听到了笙箫的声音,看到了鸾鹤在身边盘旋。 世俗的缘分难以磨灭,我就像在梦境中被形体所役使。怎样才能在这里盖一间茅屋,整日在这里探寻幽境呢? 忽然风云从西北方向涌起,天地间一下子变了颜色。我匆忙催促着回去,难道这是上天在开玩笑吗?美好的游历很容易错过感悟,真正的赏景之乐很难再次获得。我想告诉山中的人,如果我再来,希望你们还能认得我。
关于作者
宋代尤袤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