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

羊肸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夫君今则亡,遗言空复存。 乃能使余悲,览之涕澜翻。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四溟波荡沃,公方卧山樊。 忽抚西平传,愤闷神飞𬸣。 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櫜鞬。 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 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 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 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 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 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 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 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论。

译文:

### 诗歌大意 羊肸和鬷蔑,他们之间并非向来就有深厚的交情。但两人携手很快就进入彼此的内心,交谈时无需过多言语。世间的事物只要相互感应,哪里会用关系亲疏来评判呢。如今先生您已经离世,只留下遗言空存于世。可这些却能让我心生悲痛,读着它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往昔在丙午那一年,战火的烽烟遮蔽了朝廷的大门。四海的波涛汹涌动荡,而您正隐居在山林之中。忽然间您读到李晟的传记,心中愤闷不已,神情激昂振奋。您还想象着那戴着绣帽的李晟将军,威风凛凛地身背箭囊和弓套。他指挥若定,很快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都,让宗庙得以安稳,陵园也重归平静。唐朝的百姓们得以安宁,都没见识过战争的金鼓喧闹。您合上书本时眼泪迸流,史册上还留着斑斑泪痕。 平日里您在乡里,不过是坐着普通的车子。谁能知道您内心如此激烈,为百姓的命运而感慨。您的这些想法正合我意,我悲痛得泣不成声。只听说如今神州大地,白昼都被烟尘笼罩,一片昏暗。过去的老人都已不在,华丽的房屋如今也变成了荒坟。如果九泉之下的您能够复生,我真想再和您好好谈论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史尧弼

史尧弼,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幼年即以文学知名,年十四预眉州乡举,李焘第一,尧弼第二。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四川类试下第,遂东西游,入潭师张浚幕。明年,湖南漕试第一,是科张栻第二,遂与张栻交。二十七年第进士。仕历不详,寻卒。有《莲峰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宋任清全序、《浩然斋雅谈》卷中。 史尧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莲峰集》(诗二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