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蛮区连。 秦人避秦久寓此,种桃千树春风前。 落红满地溪路断,鱼郎舍舟得洞天。 瑞光浮动见宫室,桑竹交映膏腴田。 苍崖老木含太古,民物朴野天理全。 男耕女织无租痛,鸡鸣犬吠通陌阡。 东家西家走相问,客来何许今何年。 历将时事为具言,二世不守嬴氏颠。 人心归汉沛公起,四百余载瞒窃焉。 迄今已复为晋有,尚何惧死长城边。 岂知世态多废兴,闻之抚髀皆喟然。 辞归未许留数日,陈列俎豆如宾筵。 生逢乐土自可乐,山林朝市非相悬。 明朝棹开落尘境,恍如梦破陵谷迁。 渊明一记故实在,世俗竟作神仙传。 裹粮问道不复往,大笑子骥真无缘。 我今置酒嶂峰巅,醉袖起舞凌风烟。 大还有诀谁所传,始自广成授黄髯。 髯龙上征老聃出,谷神立说洪其源。 阴符黄庭龙虎经,伯阳契易诚多端。 况复后学如牛毛,支分派别徒纷然。 先天一气谁真知,来如阳德升九渊。 疾雷破山坤轴裂,政要主者定力坚。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不可锱铢偏。 黑白相寻秘融结,髣髴有象形质圆。 周天运火循屯蒙,非同坡老烧凡铅。 无中生子夺造化,脱骨洗髓乘云𫐌。 鞭笞鸾凤隘八极,铜驼一笑三千年。 胡为知此不自炼,先儒尝戒偷生安。 人身生死犹昼夜,以道顺守全此天。 何须行怪出世法,屏弃骨肉潜荒山。 君臣父子与夫妇,兄弟朋友纲常间。 圣人设教若大路,反趋旁径迷榛菅。 方壶员峤渺何许,徒令世俗滋欺瞒。 房公便合扫尘壁,大书我诗为订顽。
留题丹经卷后
译文:
### 第一部分:桃花源故事叙述
武陵郡西边有个桃花源,那里山水环绕,与蛮夷地区相连。秦朝人躲避秦朝的战乱,长久地居住在这里,在春风吹拂前种下了千万棵桃树。桃花纷纷飘落,铺满地面,把溪边的小路都阻断了。有个打渔的人舍弃小船,进入了这神奇的洞天。
他看到祥瑞的光芒在飘动,隐隐约约能看见里面的宫室,桑树和竹子相互映衬,旁边是肥沃的田地。苍青色的山崖和古老的树木仿佛蕴含着远古的气息,这里的百姓和万物质朴天然,自然的道理完整无缺。
男人们耕种,女人们织布,没有交租的痛苦,鸡叫狗吠的声音在田间小道上都能相互听闻。东边家的人和西边家的人相互走动问候,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是什么年份。
客人详细地把当时的时事讲给他们听,说秦二世没有守住天下,秦朝灭亡了。人心归向汉朝,沛公刘邦崛起,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后被曹操的子孙窃取了政权。到如今天下已经归晋朝所有,你们当初又何必害怕死在长城边上呢。
桃花源里的人哪里知道世间的事态有这么多的兴衰变化,听了这些都拍着大腿叹息不已。他们挽留客人不让他马上回去,留他住了几天,还像招待宾客一样摆上丰盛的酒席。
人们生活在这安乐的土地上自然快乐,其实山林和尘世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第二天客人划船离开了这仙境,回到了尘世,恍惚间就像一场梦醒来,感觉山陵和山谷都已经变迁。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里的故事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可世俗之人竟然把它当作神仙传说。那些带着粮食去寻找桃花源的人再也没有找到,真让人笑话那刘子骥和桃花源真是没有缘分。
### 第二部分:丹经相关探讨
如今我在嶂峰的山顶上摆下酒席,喝醉了挥舞着衣袖,在风烟中起舞。那关于大还丹的秘诀是谁传下来的呢?是从广成子传给黄帝开始的。黄帝之后老子出现,他阐述的谷神之道让这丹道的源头更加宏大。
《阴符经》《黄庭经》《龙虎经》,还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这些丹经里的说法繁多。更何况后来研究丹道的人多如牛毛,各种流派分支杂乱无章。
那先天的一气,有谁能真正了解呢?它就像阳气从深渊中升起。就像疾雷能震破山峦,使大地的轴断裂一样,关键是修炼的人要有坚定的定力。
在月相前弦之后、后弦之前这个时机,炼丹的药物一丝一毫都不能偏差。黑白两种元素相互探寻、神秘地融合凝结,仿佛能形成一个圆形的物质。
按照《屯》《蒙》两卦的原理来运转火候炼丹,这可不像苏东坡说的烧普通的铅。要在虚无中生出丹药,夺取天地的造化,让人脱骨洗髓,乘坐着云车飞升。
修炼成功后可以驾驭鸾凤,在天地间自由驰骋,面对世间的沧桑巨变也能一笑而过。
### 第三部分:对炼丹及世态的看法
既然知道了这些丹道的方法,为什么不自己去修炼呢?以前的儒者曾经告诫过,不能为了偷生而盲目修炼。人的生死就像昼夜交替一样自然,应该遵循正道来保全自然赋予我们的本性。
何必去追求那些怪异的出世之法,抛弃自己的骨肉亲人,独自躲到荒山里呢?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纲常伦理是很重要的。
圣人设立的教诲就像一条宽广的大路,可有些人却偏偏去走那些旁门左道,迷失在荆棘野草之中。
传说中的方壶、员峤仙山不知在何处,那些说法只会让世俗之人受到欺骗和蒙蔽。房公就应该把墙壁打扫干净,把我的这首诗大大地写上去,来纠正那些顽固不化的想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