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歌

涉海神仙夸蓬莱,登陆胜地称天台。 天台枕海连四明,万峰千岭相萦回。 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 神仙居处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 剡溪昔年有二客,五月此山同采摘。 只知采采不盈筐,不觉行行失归陌。 龟肠蝉腹忽鸣饥,倾壶进食欲令谁。 山桃一颗垂林畔,共食歘然肌骨换。 下山得水涧石中,以手饮之还濯盥。 又见芜菁出山腰,一杯圆转中流漂。 二人相顾却相谓,此地去人应不遥。 过溪水深四尺许,又度一山逢二女。 韶颜艳色世所无,南国东邻何足数。 笑唤刘晨阮肇名,相识浑如旧有情。 问郎若个来何晚,遂即殷勤相奉迎。 入户幔帷殊不恶,错落珍珠与璎珞。 只将左右几青衣,也胜人间夸绰约。 逡巡进脯饭胡麻,琼杯片片斟流霞。 不知仙客来何处,各把宫桃庆女家。 歌吹嘈嘈张内乐,颜色有欢情有乐。 金鸦飞入向虞渊,客散虚堂掩帘箔。 夜深各拥一仙娥,泛泛鸳鸯在绿波。 和鸣乍自秦箫起,行雨初从楚梦过。 瞥然一留因半载,天气常如三月在。 百鸟哀鸣不可闻,感此茫茫愁似海。 俗缘未断身未轻,思归日有求归声。 更招女伴作离乐,共写深衷无限诚。 曲终一出山中洞,万里云烟空目送。 归来不见去时人,寂寞惊魂若春梦。 子孙虽在不相知,欲寻旧路已多歧。 棋迷柯岭难重见,花失桃源空自悲。 风流云散令人惜,至今犹唱阮郎归。

译文:

人们说起涉海能到的神仙之地,都会夸赞蓬莱;而谈到登陆能去的名胜佳处,就会提到天台。天台山脉靠近大海,与四明山相连,千万座山峰相互萦绕回旋。 赤城山如锦绣般呈现出绮丽的云霞之色,瀑布像一把利刃,将那翠绿如瑶玉的山峦分割开来。这神仙居住的地方仿佛随处可见,游人在白天都会迷失在这幽深渺茫之境。 从前,在剡溪有刘晨、阮肇两位客人,在五月的时候一同到这座山中采药。他们只一心采摘,却怎么也装不满筐,不知不觉越走越远,迷失了回去的道路。 他们饿得肚子咕咕叫,可倾壶倒酒、拿出食物的人又在哪里呢?这时,一颗山桃垂在树林边,两人一起吃了下去,瞬间感觉肌骨都发生了变化。 下山后,他们在涧石中找到了水,便用手捧着喝,还洗了洗手脸。接着,又看见一颗芜菁从山腰处顺水漂来,在水流中打着转。两人对视一眼,说道:“这里离有人烟的地方应该不远了。” 他们趟过一条水深约四尺的小溪,又翻过一座山,遇到了两位女子。这两位女子的容貌艳丽绝伦,世间罕见,就算是古代南国美女、东邻佳人与之相比也不足为道。 女子笑着呼唤刘晨、阮肇的名字,就好像和他们是旧相识,情谊深厚。女子问他们为何来得这么晚,随后便热情地迎接他们。 进入屋内,帐幔布置得十分精美,珍珠和璎珞错落有致。就算只是身边几个侍奉的青衣婢女,也比人间那些自夸美貌的女子还要出众。 不一会儿,女子端上肉干,还有用胡麻做的饭,用美玉般的杯子盛着仙酒招待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些仙客,各自拿着宫桃来为女子家庆贺。 屋内乐声嘈杂,众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神情。太阳渐渐西沉,落入虞渊,客人都散去了,空荡荡的厅堂也放下了帘子。 夜深了,他们各自拥着一位仙娥,就像鸳鸯在绿波中嬉戏。如同弄玉吹箫引来凤凰和鸣,又似楚王梦中与神女行云雨之事。 转眼间,他们在这里停留了半年,这里的天气就像三月一样宜人。然而,听到百鸟哀鸣,他们不禁愁绪茫茫,像大海一般深沉。 他们尘缘未断,身体也无法超凡脱俗,每天都想着回家,嘴里念叨着要回去。女子们又招来女伴演奏离别的乐曲,共同表达着心中无限的真诚情意。 乐曲结束后,他们走出了山中的洞口,女子们只能望着他们消失在万里云烟中。 他们回到家乡,却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熟人,寂寞又惊魂未定,仿佛做了一场春梦。子孙们虽然还在,但彼此都不认识了,想要寻找当年进山的旧路,却发现道路已经岔开,难以辨认。 就像王质在柯岭看棋,斧柄烂掉后难以再寻旧景;又像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只能徒自悲伤。 曾经的风流韵事如浮云般消散,实在令人惋惜,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传唱着《阮郎归》的曲子。
关于作者
宋代喻良能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