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一年秋节重阳浓,园林上下皆清风。 远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亩磨青铜。 亦好茂树蓊西北,露枝霜叶纷青红。 枝头寂寂少啼鸟,天外隠隠飞征鸿。 弄月基蟠绿净中,东南况有小垂虹。 潭清潦尽境更好,水落石出摹难工。 爱山堂前花作丛,疎疎杨柳瘦毛同。 红蕉碧桂互掩映,芦花蓼穟交蒙茸。 新亭爽垲瞰空阔,赁栏一目连七峰。 烟霏雾霭扫欲尽,但见突兀撑晴空。 携筇更登月山椒,嶙峋怪石高玲珑。 香炉近出陂陁侧,云黄复在南山东。 水声激激来涧曲,飕飕风响生樛松。 菊英萸实篱可采,山肴野䔩盘能供。 作诗颇类台戏马,吹帽未减山名龙。 良辰美景乐心赏,四者偶并今始逢。 明朝不问蝶愁绝,更饮黄花琥珀𬪩。

译文:

一年之中,重阳节时秋意最为浓郁,园林里上上下下都弥漫着清爽的秋风。 远处的山峦绵延百里,就像被削刻过的寒玉般冷峻秀丽;平静的湖面有十亩大小,好似打磨过的青铜镜一样光滑明亮。 在园子的西北方向,树木生长得十分茂盛,枝叶郁郁葱葱。枝头的树叶,有的还带着露水,有的已染上霜色,青红相间,色彩缤纷。 枝头静悄悄的,很少有鸟儿啼鸣,只有天边隐隐约约能看到远行的大雁飞过。 赏月的亭子盘踞在一片碧绿纯净的景色之中,东南方向还有一座形似垂虹的小桥。 潭水清澈,积水退尽,这时候的景致更加美妙。水落下去,石头露了出来,这样的美景就算想要描绘也难以精准呈现。 爱山堂前,花儿一丛一丛地开放着,稀疏的杨柳就像瘦弱的毛发一样。 红色的芭蕉和碧绿的桂树相互掩映,芦花和蓼穗交错生长,毛茸茸的一片。 新建的亭子地势高爽,视野开阔,凭栏远望,一眼能看到相连的七座山峰。 烟霭雾气几乎都被秋风扫尽,只见那山峰突兀地矗立在晴朗的天空下。 我拄着拐杖登上月山的山顶,山上怪石嶙峋,高高地耸立着,形态玲珑别致。 香炉峰从倾斜的山坡一侧显露出来,云黄山又在南山的东面。 山涧弯曲处传来激激的水流声,弯曲的松树间响起飕飕的风声。 篱笆边可以采到盛开的菊花和饱满的茱萸果实,山间的野味和野菜也能摆满餐盘。 我作诗的兴致如同当年在戏马台登高赋诗一样高涨,即便帽子被风吹落,豪迈之情也不逊色于龙山那次盛会。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件难得的事情,如今偶然都碰到了。 明天才不管那忧愁的蝴蝶会怎样呢,我还要再饮下一杯如琥珀般浓稠的菊花酒。
关于作者
宋代喻良能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