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六月二十日湖上所见

羽客相携六一泉,炎歊立变晓凉天。 陈朝古桧参天瘦,和靖孤坟傍竹偏。 却向苏堤剥新芡,更寻萧寺听寒蝉。 长吟小醉归来晚,足底清风似欲仙。

译文:

在六月二十日这天,我和几位道士友人一同前往六一泉游玩。原本酷热难耐的天气,仿佛瞬间转换,变得像清晨一样凉爽宜人。 眼前是陈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桧树,它们高高地伸向天空,枝干显得格外清瘦。而林和靖先生孤寂的坟墓,就坐落在翠竹的旁边,位置稍稍有些偏僻。 之后,我们又来到苏堤,剥开刚刚采摘的新鲜芡实品尝。接着,再去那幽静的佛寺,聆听寒蝉的声声鸣叫。 我一边高声吟诗,一边带着些许醉意,不知不觉就到了很晚才往回走。此时,脚下仿佛生起了清风,整个人飘飘然,好似要羽化登仙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喻良能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