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西湖湖水清可𣂏,孤山山人瘦有余。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修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译文:

西湖的湖水清澈得可以让人照见自己的影子,孤山的林和靖先生身形清瘦却有超凡的气质。 在五更天的清幽夜色里,他仿佛与梅花一同进入美好的梦境,平日里还会研读《周易》,那或许是他前世就与之结缘的书籍。 常年以来,他在竹门里与僧人交谈,环绕着西湖的僧房有三百处之多。 有客人来访,看到他放飞仙鹤,都舍不得离去,还会在修长的竹子旁停留片刻。 衡山有个道士,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他言辞恳切,可与林和靖先生比起来,少了那份温润和从容。 林先生就好像以芙蓉为衣裳,以明月为玉佩,用荷芰搭建房屋,驾驭着龙车自在遨游。 他早晨能驰骋于八方极远之地,傍晚能到达四方尽头,上可与远古时代的贤君交流,身处如同唐尧虞舜般的美好境界。 张良本就是像赤松子那样超凡之人的后继者,陶渊明也压根没有对彭泽县令之位的追求。 我一直觉得林先生仿佛从未逝去,满心期待能一见他的风采,如今看来这愿望落了空。 今晚我租了船,必定难以入眠,只怕自己一声长啸,能招来清都仙境的回应。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