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参寥泉怀东坡参寥二老

两翁无恙时,泉当几何深。 公归百年后,泉没不可寻。 道德载一丘,行人知所钦。 流传一字妙,随喜文字淫。 梦语忽变灭,宁为真实音。 堂堂万锺簴,日莫西湖阴。 我欲撼一翁,以慰邦人心。 斯人如斯泉,魂来月同临。 天高无消息,泪落青枫林。

译文:

当苏东坡和参寥子两位先生都安然在世的时候,这参寥泉该有多么幽深啊。 如今苏东坡先生离世已经百年了,那参寥泉也已经干涸消失,再也难以寻觅到它的踪迹。 他们二人的道德品行就像一座巍峨的山丘,过往的行人都知道对其满怀钦佩。 他们流传下来的每一个文字都精妙无比,大家也都欢喜地沉浸在这些美好的文字里。 可那些如梦一般的话语忽然间就消逝了,哪里还能有那真实的声音再响起呢? 他们就像那堂堂正正悬挂万钟的簴架一样伟岸,傍晚时分,他们的身影仿佛还在西湖边的阴影里。 我多么想唤醒其中一位先生啊,以此来慰藉这一方百姓的内心。 这两位先生就如同这参寥泉一样,他们的魂魄大概会在明月降临的时候归来吧。 可是天空那么高远,没有他们丝毫的消息,我的泪水不禁落在了那青翠的枫林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