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恭叔提干往潭州省侍

父子湖海心,岁月易波荡。 长沙固艰难,不在九天上。 风尘护衣篝,花柳谢屏障。 车行无多乘,雷动有余壮。 阆风吾故游,弱水恨新涨。 诗书饱丘壑,翁事来献状。 入门视颜闲,一笑挟缯纩。 官池凫雁深,洗盏发家酿。 人生果何乐,此乐天所贶。 故山在何许,梦寐或东向。 公如问云何,报我今跌踢。

译文:

潘恭叔父子都有着闯荡湖海的豪情壮志,然而岁月就像那容易动荡的波涛,匆匆流逝。 长沙那个地方虽然历经艰难困苦,但它并非远在九重天上,难以到达。 一路上,风尘仆仆,只能依靠衣篝来抵御,繁花翠柳也无心去欣赏,它们就像被舍弃的屏障。 潘恭叔出行的车辆并不多,但那行进的气势却如同雷声震动,十分壮观。 我曾经游览过阆风仙境,只可惜如今弱水新涨,让人遗憾不能再去。 潘恭叔父子饱读诗书,心怀丘壑,潘父的事迹定能传为佳话。 潘恭叔回到家中,看到父亲容颜安闲,父子相视一笑,那笑容里仿佛带着温暖的丝帛和棉絮。 官池里野鸭和大雁在深处游弋,他们洗净酒杯,拿出自家酿造的美酒开怀畅饮。 人生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这种父子相聚的天伦之乐,就是上天赐予的福分啊。 故乡在什么地方呢?梦里或许都会朝着东方思念。 如果潘恭叔你问我近况如何,就告诉潘父,我如今过得自在逍遥。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