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曹娥江

钱塘雪浪与天平,小入曹娥亦有声。 沧海一时忠孝泪,夕阳无尽古今情。 春秋祭血神如在,一夜行舟挽到明。 不是西风白云客,祠乌争解赋将迎。

译文:

钱塘江的雪浪仿佛与天空平齐,那汹涌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叹。小船驶入曹娥江,江水也翻涌着发出声响。 这沧海之水,仿佛汇聚了一时之间因忠孝之情而流下的泪水。那西下的夕阳,承载着从古至今无尽的情思。 人们在春秋时节祭祀,用牲血供奉,仿佛曹娥的神灵就在这里一般。我坐着小船行驶了一整夜,船夫一直奋力划桨,直到天明。 如果不是像我这样寄情于西风白云的天涯游子,祠庙上的乌鸦又怎会懂得迎送来往的客人,又怎会像是在赋诗表达这迎来送往的情感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