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魏公蜗室

两趺尺寸地,屹立万夫目。 四海霖雨心,溉沾一夔足。 何曾动声气,万象意沉缩。 譬如雷蛰藏,春风不虚辱。 世界如许大,犹吾体中粟。 是心如许宽,不著世间欲。 散花果无地,拊卷或可熟。 好鸟如可人,鼾睡勿惊促。 八风吹得行,颠倒任掁触。

译文:

史魏公啊,他身处那仅有两足之地大小的蜗室中,却能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般,稳稳站立在众人眼前,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他心怀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壮志,就像那渴望润泽四海的甘霖。其实,只要有像夔那样的贤才一展身手,就足以让世间得到滋养。 他从来不会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却能让世间万物在他的威严和气场下,自觉地收敛起来。这就如同那蛰伏的惊雷,虽然暂时隐藏了自己的声威,但春风一吹,它绝不会辜负这大好的时节,必将绽放出强大的力量。 偌大的世界,在他眼中,不过像是自己身体里的一粒粟米,渺小而微不足道。而他的心胸是如此宽广,容得下世间的一切,却唯独装不下世俗的欲望。 在这蜗室里,连摆放花草果实的地方都没有,但他却能静下心来,专心研读书卷,沉浸其中,让知识在心中生根发芽。 那可爱的鸟儿仿佛善解人意的友人,静静地陪伴着他,不会惊扰他的酣睡。 无论是哪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来侵扰,他都能从容应对,任凭外界如何颠倒纷扰、动荡冲击,他都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本心。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