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风流过修竹,自弃或若遗。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 夜窗或荡撼,灯火皆疑危。 龙去恐□□,呻吟欲勤追。 摩挲古屋壁,想像还依稀。 怜公读书瘦,爱竹何缘肥。 饮尽三斗墨,半梢或相宜。 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 岁晚意浩荡,江湖相倚毗。 云幢与烟节,异致仍同归。 多应黑瘦语,绝倒黄初诗。 君家百斛力,不解增双眉。 荣枯各本色,王林亦神驰。 我欲学挥扫,一年以为期。 胸中富千亩,二凤当来仪。 箫韶久不作,此恨常依依。 会须归故国,夜梦而昼思。 庭空月欲落,斯文还在兹。
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译文:
这首诗是唱和黄庭坚(山谷)关于黄迪所画墨竹诗韵之作,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黄太史(黄庭坚)一生的翰墨才情,那可是四海闻名。他的风流洒脱就像修长的竹子一般,有时似乎把自身的才华弃之不顾。
难道是那竹子岁寒不屈的品质,与我肆意作画时的心境相似?这竹子虽不会言语,却在风雨中相互扶持。
夜晚的窗户被风雨摇撼,连灯火都让人觉得岌岌可危。仿佛那竹子化作的蛟龙离去,让人忍不住想要追寻它的踪迹。
我摩挲着古老房屋的墙壁,竹子的模样还能在想象中依稀浮现。我怜惜黄公读书劳累而消瘦,可他喜爱竹子,为何不见因竹而“肥”呢?
就算饮尽三斗墨汁,也许才能画出半根竹梢。哪里比得上范蠡(鸱夷子),一叶扁舟就能载着西施逍遥自在。
到了岁暮,心境旷达浩荡,就像江湖相互依靠。那如云的幢幡和如烟的符节,形态各异却又殊途同归。
大概黄公那些形容竹子黑瘦的诗句,会让黄初的诗都为之倾倒。你家有百斛之力,却无法让竹子增添秀色。
荣枯都是各自的本色,看到这些竹子我也心神向往。我打算学习挥毫画竹,以一年为期限。
要是我胸中能有千亩竹林的意象,或许凤凰都会飞来。可那美妙的箫韶之乐许久都未奏响,这遗憾常常萦绕心头。
我终究要回到故乡,日夜都在思念。庭院空旷,月亮即将落下,而这关于竹子的文雅之事依然留存于此。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