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查元吉借示傃轩今是斋巢室三书

堂堂傃轩翁,学古无不探。 诂训尊六经,文章妙瞿昙。 大儿号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长作千百,时用经训参。 犹子号巢室,清甚寒泉甘。 尤善赋五七,每于禅悦耽。 各得一翁体,与翁名字三。 我生在翁后,鹤化无留骖。 今是亦已往,龙亡空故潭。 犹能及巢室,朝暮闻其谈。 结交尽前辈,旧事多所谙。 五斗驱我行,归来哭空龛。 故园但乔木,后生谁指南。 今年四月尾,暑气如焚惔。 慇懃小巢室,浩荡倾籝甔。 并持三箧来,为饱千里婪。 倒海见珠瑇,连山阅楩楠。 歛袵不知热,醉心常自酣。 门前日熇熇,门内风毵毵。 清晨送书去,过午忽不堪。 始悟岁方燠,雩祈遍精蓝。 谁能写此书,长使雨我庵。

译文:

那堂堂的傃轩先生啊,学习古人学问无所不探究。 他尊崇六经的训诂释义,文章精妙如同佛理般高深。 他的大儿子号称今是先生,才思就像春天的水波,深沉而蕴含丰富。 他擅长写长篇大作,还时常引用经书中的训诫来丰富内容。 他的侄子号称巢室先生,为人清正,就像寒泉一样清冽甘甜。 他尤其擅长创作五言、七言诗赋,还常常沉浸在禅悦之中。 他们各自继承了傃轩先生的风格,与先生三人名字都很有名。 我出生在傃轩先生之后,先生早已驾鹤西去,不见踪迹。 今是先生也已经离世,就像蛟龙消逝,只留下空荡荡的旧潭。 我还能有幸结识巢室先生,早晚都能听他畅谈。 他交往的都是前辈高人,知晓许多过去的事情。 为了五斗米的俸禄我被迫远行,回来时却只能对着他的空龛痛哭。 故乡只剩下高大的树木,年轻一代又有谁来为他们指引方向呢? 今年四月末,暑气就像烈火在燃烧。 巢室先生十分殷勤,慷慨地拿出许多藏书。 他还一并拿来了三箱书籍,满足了我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阅读这些书籍,就像倒海见到了珍贵的珠贝,登山看到了高大的楩楠。 我恭敬地阅读,全然忘记了炎热,内心常常沉醉其中。 门外烈日炎炎酷热难耐,门内却清风拂面十分惬意。 清晨我把书送回去,过了中午就又难以忍受没有书读的时光。 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正值炎热的时节,各地寺庙都在进行求雨的仪式。 谁能把这些书的价值书写出来,让它们像甘霖一样滋润我的心灵啊!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