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胡季履二首 其二

君不见大胡公,春秋一笔诛群雄,要与排鸿驱象争元功。 素王吾无间然矣,命世虽云无有尔。 至今可望不可前,海山云气蓝田烟。 后无终极前无始,定以一元而已矣。 又不见小胡公,沈潜探索要且亲,传心嫡派非礽云。 善根生圣圣生神,此理即元元即人。 至今汲汲随甖缾,涸者得濡狂者醒。 濂溪已远涪州还,此事往往归衡山。 大儿如祖洪涛翻,捎𢫬地怪麾天奸。 小儿如父勤钻攀,深观博取为其难。 二公有蕴行未了,可惜光阴如过鸟。 二儿今日又霜毛,若要及人毋太高。

译文:

你没看到那大胡公(胡安国)吗?他在《春秋传》里以如椽之笔批判一众豪杰,其功绩可与大禹排治洪水、周公驱逐象群相媲美,争夺那首屈一指的功劳。孔夫子这位“素王”(有王者之德而未居王者之位的人)实在是无可挑剔,可论及名高一世、闻名于世之人,虽说世上少有能与之比肩,但大胡公也是令人高山仰止。他就如同海上仙山的云雾、蓝田山中的轻烟,只能远远眺望,难以靠近。时间没有终点也没有起始,一切都可归结于“元”这个根本道理。 你又没看到那小胡公(胡宏)吗?他潜心钻研学问,深入探索且亲力亲为,是传承儒家道统的嫡传人物,并非一般支系旁脉可比。善良的根基孕育出圣贤,圣贤又能通达神妙之境,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元”,而“元”又与人心相通。直到如今,他的学说还在不断传播,像汲水的瓶子一样滋润着人们,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润泽,让狂乱的人清醒过来。周敦颐(濂溪先生)离世已久,谯定(涪州)的学说也已过去,而这传承圣学之事常常落到衡山学派(胡氏父子为代表)身上。 大儿(胡寅)如同他的祖父(胡安国),才情如洪涛翻涌,能扫除地上的怪异、挥斥天上的奸邪。小儿(胡宁)如同他的父亲(胡宏),勤奋钻研、不断攀登学问的高峰,深入观察、广泛获取知识,做着艰难的学问之事。胡安国、胡宏二位先生虽有丰富的学识和抱负,但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完成,可惜时光就像飞过的鸟儿一样匆匆流逝。如今胡寅、胡宁二兄弟也已白发苍苍,若想让自己的学说惠及世人,就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