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令赴江陵

平生所闻赵景明,太阿出匣百壬死。 不令赤手□□□,亦合麻鞋见天子。 霜风猎猎鬓毛斑,万里水县菰蒲间。 妻儿称屈大夫笑,闭阁正用苏麻顽。 边头有兵人要籍,边头有莱人要辟。 名佳实恶君勿信,塞下吏民须荡佚。 检民如苇身如弦,有时白眼对世贤。 正尔忽忆诸梁篇,稍事细谨无流连。

译文:

我这一生常听闻赵景明的大名,他就像刚从匣子里抽出的太阿宝剑,能让那些奸邪小人闻风丧胆。 本不应让他赤手空拳(此处原诗缺字难以准确翻译情境),即便如此,他也该穿着麻鞋去面见天子,一展抱负。 如今秋霜寒风凛冽,他鬓发已然斑白,在那万里之外的水乡,与菰蒲为伴。 妻子儿女都为他感到委屈,可他却坦然一笑,独自闭门静处,或许正用这种方式来治愈世间的愚钝麻木。 边境有战事,正需要人去记录军情;边境有荒田,正需要人去开垦。 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才能的说法,你可别轻信,边塞的官吏和百姓需要的是宽松自由的环境。 检验百姓就如同检查芦苇一样细致,而自身要像弦一样刚直。有时他会用不屑的目光看待所谓的贤达之人。 正当此时,他忽然想起了诸梁篇里的道理,做事要稍微注重细节,但也别过于拘泥流连。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