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襄阳寄示游楚山诗

汉江南北何萦纡,千山万山肩相扶。 中间伟然一丈夫,岘山之楚鹿门苏。 我行一舍到苏岭,忆与许子同奔趋。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远求白傅近舍湜,人情未怪瑟与竽。 梯飚自到绝径处,使君定是昌黎徒。 想当伐山开道时,野鸟惊去穷猿呼。 独携千古两耆旧,卧龙凤雏与之俱。 下看海内无所见,泪落汉水心长吁。 我虽不得从公舆,诵公之诗读公书。 挂之高堂心目舒,便是居士游山图。

译文:

汉江的南北岸,那地势是多么的曲折萦回啊,数不清的千山万岭,一座挨着一座,就好像人们相互用肩膀搀扶着。 在这众多山峦中间,有一座山就像一位伟岸的大丈夫般突出,那便是岘山的楚山和鹿门山。 我前行了三十里路来到苏岭,不禁回忆起曾经和许子一同奔走游览的时光。楚山其实就在城的南边角落,可我一个月都没去成,这显得多么曲折啊。 有人舍近求远,如同不选身边的皇甫湜却去追寻白居易,这人情世故还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就像那瑟和竽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选择。 您凭借着超凡的能力到达了那常人难以涉足的绝径之处,您一定是像昌黎先生韩愈那样有胆识有魄力的人。 我能想象当您开山辟路的时候,山野间的鸟儿被惊吓得四处飞散,困窘的猿猴也惊恐地哀号。 您独自带着两位千古以来的贤才,就如同当年的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一同随行。 站在高处俯瞰天下,似乎没什么能入眼的,不禁泪水滑落至汉水,心中长久地叹息。 我虽然没能跟随您的车驾一同游玩,但我诵读您的诗,阅读您的文章。 把您的诗文挂在高堂之上,让我的心和眼都感到舒畅,这就好像我自己也跟着去游山了一般,如同有一幅居士游山图在眼前展现。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