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绣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唤客论交情。 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 少年所识惟石君,晚岁相从不相弃。 一官到处西复东,悲欢得失无不同。 谁云我州大如斗,中有千岩万壑含松风。 迩来所得尤艰难,人力不到天为剜。 幽寻五岭犯炎雾,裹送万里穿狂澜。 十夫舁前一夫洗,落尽煨尘见云𪩘。 回首笑向道州守,此解未如人世险。 头颅已过羊肠车,不用更通丞相书。 老来得此万事足,摩挲苍璧相倚于。 玉帘崭崭何齿齿,质坚德重不可徙。 要镌𡊢口方玉池,更酌西岭玻璃水。 小却盛之数亩园,日夕与之同卧起。 客来莫怪我自怜,老子心情正如此。 大山嵯峨势千寻,小山左右罗瑶簪。 坡陀峭立各有态,面目虽异同肝心。 叩之其声清以越,如磬之石钟之铁。 怕令去作清庙器,潜向江头□□□。 江头之月今几年,惯见东西南北客。 凛然相对各无慙,惟此主人伴此石。 主人说法石解应,夜深哦诗使之听。 垠崖划断声雷硍,有语盘空如此硬。 与人说石仍说诗,世间此乐谁得之。 故人往往解此意,赠以飞瀑和天池。 三君相视俱悠然,主人之乐无穷年。 只愁清庙要钟磬,早晚捉去调钧天。
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此心铁石听之天为韵
译文:
在枚回洲的旁边,春天的江水开始涨起来了,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就像光滑的绉纱一样平静。
不知是哪个时候,那身着绣衣的监察使者来到这里,他坐着彩舟邀请客人,一起谈论彼此的交情。
他这一生交朋友只看重情谊,不贪图利益,那些庸俗的人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他年少时结识的朋友里,只有石君(可能指代石山)最令他在意,到了晚年,石君也一直陪伴着他,不离不弃。
他为官四处辗转,从西到东,无论生活中的悲欢还是得失,石君都与他一同经历。谁说道州小得像个斗呢?这小小的州里,却藏着千岩万壑,松风在其间悠悠吹拂。
近来得到这些石头可太艰难了,人力难以触及的地方,仿佛是老天特意为他挖出来的。为了寻觅这些石头,他深入五岭,冒着炎热的雾气,历经万里,穿越汹涌的波涛。
十个人在前面抬着石头,一个人在旁边清洗,等把那些尘土和杂质都清理掉,才露出了如云朵般峻峭的山峰模样的石头。
他回头笑着对道州太守说:“这石头的遭遇可不如人世凶险啊。”他已经走过了像羊肠一样曲折的道路,头发都花白了,也不用再去巴结权贵。
老了能得到这些石头,他觉得万事都满足了,他轻轻地抚摸着这些苍色的石头,和它们相互依偎。
那石头像玉帘一样整齐排列,质地坚硬,品质高尚,不可轻易移动。他想要在上面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再用西岭的清泉来浇灌它。
他打算把石头放置在几亩大的园子里,从早到晚都和它们相伴。客人来了可别怪他自顾自地怜惜这些石头,他此刻的心境就是如此。
大的石头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小的石头像美玉簪子一样罗列在两旁。它们有的平缓,有的陡峭,各有各的姿态,虽然外观不同,但内在的品质是一样的。
敲击这些石头,声音清脆悠扬,就像磬、钟和铁发出的声响。他担心这些石头会被拿去做成祭祀用的器物,所以偷偷地把它们安置在江头。
江头的月亮已经挂了多少年了,它看惯了来来往往的旅人。如今,它静静地看着主人和石头相对而立,彼此都没有丝毫的羞愧,只有这位主人能与这些石头相互陪伴。
主人讲解道理,石头好像也能回应,夜深人静的时候,主人吟诗,也让石头聆听。吟诵声像山崖断裂一样响亮,话语掷地有声。
他和人谈论石头,也谈论诗歌,世间这样的乐趣,又有谁能得到呢?他的老朋友往往能理解他的这份心意,还赠送给他描绘飞瀑和天池的诗。
主人和石头、朋友们相互对视,都沉浸在悠然的氛围中,主人的这份快乐将会绵延无尽。只是他担心朝廷需要祭祀用的钟磬,早晚有一天这些石头会被拿走,去演奏那美妙的钧天乐曲。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