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 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庾公当日此登临,拊髀北风思远略。 簷开历历汉阳树,多少雄心入开拓。 暮年出手竟抢攘,千丈涛头空寂寞。 何如乘月坐胡床,且共诸人跨鸾鹤。 平生枉恨王公弱,要是王公高一著。 古来经济有包荒,愦愦故应强凿凿。 只今遗址向千年,又见神州□□索。 凭栏堪赏亦堪嗟,长使游人望关洛。

译文:

在武昌城的城头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楼阁,站在上面往下看,长江和汉江在一条沟壑中争抢着流淌。它们滔滔不绝地流着,最终还是汇成了一股江水,又何必在相遇时彼此如此不相容呢。 当年庾亮曾在这里登高远望,拍着大腿迎着北风,心怀远大的谋略。楼阁的屋檐敞开,能清晰地看到汉阳的树木,那景色激发起多少人的雄心壮志,想要去开拓一番事业。 可庾亮晚年行事却陷入了混乱,就像那千丈高的波涛最终也只留下一片寂寞。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月色坐在胡床上,和众人一起仿佛骑着鸾鹤般逍遥自在。 我平生总是白白地埋怨王导软弱,可实际上王导还是更有高招。自古以来,经世济民的人都有包容万物的胸怀,那些看似糊涂的做法说不定比那些过于精明的谋划要强得多。 如今这楼阁的遗址已经历经千年,又看到神州大地陷入困境。靠着栏杆,这里的景色值得欣赏,却也让人忍不住叹息,总是让游人遥望着北方的关洛地区,心生感慨。 需要说明的是,原诗中“又见神州□□索”有缺字,在翻译时难以准确还原该部分内容的完整表意,只能根据上下文大致理解其氛围。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