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役城楼

天高无游气,林景澹余晖。 感此霜露节,但伤风土非。 季秋时序温,百卉不复腓。 祗役郊原上,暄风一吹衣。 仕身谅无补,课督渐饥羸。 还忆故园日,策杖田中归。

译文:

天空高远,没有一丝游动的云气,树林间的景色在淡薄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 面对这霜露降临的时节,我心中涌起感慨,只觉身处异乡,这风土人情与故乡大不相同,让人徒增伤感。 虽是季秋时节,按常理应已寒凉,可这里的气候却依旧温暖,各种花草都还没有枯萎凋零。 我在郊野的城楼处督促劳役,温暖的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裳。 我深知自己为官从政,对国家和百姓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补益,每日督促劳役,看着百姓们日益饥饿瘦弱,心中满是愧疚。 这时,我不禁回想起故乡的日子,那时的我常常拄着拐杖,悠然自得地从田间归来。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