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 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岚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 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 我来亦何事,吏乘古所记。 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译文:

县城四面被山峦环绕,清澈的溪流如同奔驰一般向下流淌。 这里居住的百姓很少,升起的烟火寥寥无几,集市上的摊位也排列得毫无秩序。 山间的雾气常常到中午还未消散,即使有阳光,也被浓厚的雾气遮蔽着。 到了傍晚,悲凉的风呼呼地刮起来,出门在外的我根本无暇入睡。 我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事呢?大概就是像古代记载的官员那样按察事务。 我奉命滞留在此处理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商量回家的计划啊。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