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面山亭

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 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 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鬰。 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

译文:

早就听闻面山亭的大名了,今日我终于能够登上亭子去眺望一番。 我尽力向远方望去,眼前只有一片苍茫的景象,向前看时,心中竟仿佛有所失落。 远处山峦在烟雾的环绕下,像女子的发髻般隐约显露出来,周围众多的山岭还笼罩在一片郁郁苍苍的氛围中。 我仰起头对着天空长啸,山风随之吹来,转眼间云雾消散,整个天空变得碧空如洗。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