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朱熹 示诸同志 示诸同志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朱熹 夏木已云暗,时禽变新声。 林园草被径,端居有余清。 端居亦何为,日夕掩柴荆。 静有弦诵乐,而无尘虑并。 良朋肯顾予,尚有夙心倾。 深惭未闻道,折衷非所宁。 眷焉抚流光,中夜叹以惊。 高山徒仰止,远道何由征。 译文: 夏天的树木已经枝叶繁茂,把天空都遮蔽得昏暗了,此时林间的鸟儿也变换了啼鸣声。 园林里的草长得很茂盛,都盖住了小径。我静静地闲居在这里,能感受到周围清幽宁静的氛围。 我闲居在这里又做些什么呢?从早到晚只是掩上柴门。 安静的时候,我能在诵读经典、弹奏琴弦中获得乐趣,而且心中没有世俗的烦恼。 幸好有好朋友愿意来看望我,我们还能倾诉早年的心意。 我深感惭愧自己还没有领悟到圣贤之道,对于事物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内心实在难以安宁。 我眷恋地抚摸着如流水般的时光,半夜里不禁叹息又惊醒。 我只能徒然地仰望那高山,可遥远的路途又该如何去前行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