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 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译文: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可完全流畅翻译的标准对应现代汉语表述,下面为你大致意译: 那骄横的外敌正得意洋洋地肆意驱马纵横,就像那凶神恶煞按自己的意愿为非作歹。“太岁乘蛇”这样预示不祥的征兆已然应验了。 可就在一夜之间,象征着胡人的旄头星光芒陨落于地,这意味着敌人即将遭受惨败。然而那些想要饮马长江的胡人马匹,可能还全然不知自己即将面临的厄运呢。 需要说明的是,“天骄”一般指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太岁乘蛇”是古代带有一定星象占测意味的说法,“旄头”在古代星象学中常象征胡人;“饮江胡马”指妄图南侵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此诗应该是借星象变化暗喻当时北方敌人将遭遇失败的局势。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