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余赐以斤斧幸甚 其四

西山一何高,云气出寒麓。 中有无事人,鸣泉遶茅屋。 宴坐今几何,无以媚幽独。 兴至偶成篇,呼儿为余读。

译文:

西山是多么的高耸啊,寒冷的山脚下涌出了袅袅云气。 山中住着一位闲适自在、无所牵挂的人,潺潺的鸣泉环绕着他的茅屋。 他安闲静坐已经有多久了呢,没有什么能来取悦这独处的幽静时光。 兴致来了便偶然写成诗篇,然后呼唤儿子来为自己诵读。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