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朱熹 次秀野咏雪韵三首 其二 次秀野咏雪韵三首 其二 8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朱熹 一夜同云匝四山,晓来千里共漫漫。 不应琪树犹含冻,翻笑杨花许耐寒。 乘兴正须披鹤氅,瀹甘犹喜破龙团。 无端酒思催吟笔,却恐长鲸吸海干。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整夜,阴云密布环绕着四周的山峦。到了清晨,千里大地都被茫茫白雪所覆盖。 那洁白如玉的树木,不应该还带着寒冷的霜雪吧,它们反而要嘲笑那轻薄的杨花,还号称自己耐寒呢。 此时正该像王徽之那样兴致勃勃地披着鹤氅外出赏雪。煮上一杯甘美的茶,真高兴能品尝这珍贵的龙团茶。 无缘无故地酒意上涌,催着我拿起笔来吟诗。可我又担心自己像那能把大海吸干的长鲸一样,文思泉涌,一发不可收拾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