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极目亭韵 其一

偶向新亭一破颜,高情直寄有无间。 地偏已隔东西路,天阔长围远近山。 浩荡只愁春雾合,轮囷却喜暮云还。 不堪景物撩人甚,倒尽诗囊未许悭。

译文:

我偶然来到这新修的亭子,不由得绽开了笑颜,心中高远的情思直接寄托在这似有似无的境界之间。 此地地处偏远,已经将东西方向的道路隔绝,天空无比辽阔,长久地环绕着远近的山峦。 江面浩荡,我只担心春天的雾气弥漫聚合,使得景色变得朦胧;而那盘绕曲折的暮云归来,却让我满心欢喜。 这眼前的景致实在是太让人动情了,我搜尽了诗囊,尽情写诗,毫不吝啬自己的才情。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