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三

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 中庸首谨独,衣锦思尚䌹。 伟哉邹孟氏,雄辨极驰骋。 操存一言要,为尔挈裘领。 丹青著明法,今古垂焕炳。 何事千载余,无人践斯境。

译文:

颜渊亲身践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条准则,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曾子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错。 《中庸》开篇就强调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就像人们即便穿着华美的锦缎衣服,也还想着外面再罩上一件麻纱单衣,不张扬自己。 伟大啊,那战国时期的孟子,他那雄辩的口才纵横驰骋,在辩论中所向披靡。 他提出“操存舍亡”这个观点十分关键,就如同提起皮衣的衣领一样,能提纲挈领地抓住修身养性的要点。 先哲们就像技艺高超的画师,把这些明白无误的法则描绘出来,让它们从古至今都闪耀着光辉。 可让人不解的是,一千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人能真正踏入这种道德修养的境界。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