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古人一去心不传,举世谁复知其天。 奔趋嗜欲名利境,浩荡势若飘风旋。 嗟予慨此其已久,矧复痼疾霾云烟。 禅关夜扣手剥啄,丹经昼诵心精专。 十年齐楚得失里,醉醒梦觉今超然。 迷心昧性哂竺学,贪生惜死悲方仙。 如何懒惰行不力,日月逝矣羲和鞭。 祇今已□远玄象,羡子正似方来川。 何忧功名与事业,但要溥博而渊泉。 不见君家鼻祖开圣学,照耀今古书三篇。

译文:

古代的贤人们逝去之后,他们的思想精髓就难以再完整传承下来了,整个世上又有谁还能真正领悟到那自然本真的道理呢? 如今的人们都在追逐欲望、名利的环境中奔走忙碌,那浩浩荡荡的态势就好像被旋风裹挟着旋转一样无法停歇。 唉,我感慨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更何况我自己还像被浓重的雾霾遮蔽一样深陷困境。夜里我会去叩响禅门,诚心地寻求佛法的指引;白天我会专心诵读道教的丹经,一心钻研其中的奥秘。 过去十年里,我就像在齐国和楚国之间徘徊一样,在得失之间摇摆不定,如今才从醉梦与清醒的迷乱中超脱出来。我嘲笑那些沉迷于佛学而迷失本心、蒙蔽真性的人,也为那些贪生怕死、迷信方术求仙的人感到悲哀。 可我自己怎么如此懒惰,行动不够得力呢?时光就像被羲和赶着的马车一样飞逝而去。 如今我已经渐渐远离了那些高深玄妙的道理,真羡慕你就像那正奔腾而来的河流,充满活力与希望。 你又何必担忧功名和事业呢?只要能让自己的学识和品德像宽广深厚的渊泉一样不断积累。 你难道没看到你家的鼻祖开创了圣明的学问,那光辉一直照耀到如今,相关的著作流传至今仍影响深远。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