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湘君谢遗楪,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译文:

在隆冬时节,绝大多数花卉都凋零枯萎了,只有江边的梅花独自傲立,展现出孤高的芬芳。 谁能想到,在那些蓬草、艾草之类的杂草丛中,竟然也有散发着如春风般清香的花朵。 水仙花那繁茂的叶子,就像是翠绿色羽毛做成的披肩,花朵温润艳丽,有着如同白玉般的姿态。那黄色的花蕊,就像是戴着黄冠,彰显出它独立不群的气质,一副淡然出尘的水仙装扮。 它虽看似柔弱,比不上兰花和荪草那般出众,但它高洁的操守却能抵御冰霜的侵袭。就连传说中的湘君也会为没能赠给它香草而感到惭愧,汉水女神也会因自己捐赠耳饰的行为而自愧不如。 可叹那些世俗之人啊,内心被欲望的火焰焚烧。他们只知道爱慕美貌艳丽的事物,哪里能懂得水仙花心怀的坚贞刚正呢。 这就如同《柏舟》中那位女子坚守贞洁的誓言那般凄凉,又像《终风》里所表达的悲伤一样令人恻然。 水仙花有着如此卓越的美好遗风,即使历经千年也让人难以忘怀。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