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报德再用前韵

几枝藤竹醉相携,何处千峰顶上归。 正好临风眺平野,却须入谷避斜晖。 酒边泉溜寒侵骨,坐上岚光翠染衣。 踏月过桥惊易晚,林坰回首更依微。

译文:

我手持几枝藤竹,像是喝醉了一般相互扶携着漫步,从哪座千峰耸峙的山顶归来呢? 此时正适合迎着风眺望广袤的原野,可夕阳西斜,却不得不进入山谷躲避那余晖。 在饮酒的地方,泉水流淌,那寒意直侵入骨;座位周边,山间雾气中的翠绿光芒仿佛把衣服都染绿了。 踏着月色过桥时,才惊觉时间过得这么晚了,回头望向那树林和郊外,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隐约。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