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骎骎予谓此乃圣人从心之妙三叹成诗重以问彼二首 其二

阙里当年语从心,至今踪迹尚难寻。 况君直至无心处,肯向人前话浅深。

译文:

这首诗题目较长,大意可能是关于和某人诗作相关。下面是对这首诗正文的翻译: 当年孔子在阙里谈到自己“从心所欲不逾矩”,可到如今,他达到这种境界的具体踪迹还是很难寻觅。 何况您已经达到了毫无杂念、心无挂碍的境界,怎么会在别人面前去谈论事情的深浅高低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